• K8凯发国际

    EN

    媒体报道

    环球网:K8凯发国际复合材料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来源:环球网、中复神鹰、中材科技  发布时间:2025-04-09

    近日,环球网刊发《以栋梁之材,助中华腾飞——国产复合材料,正为低空经济“蓄力筑基”》一文,讲述在第三届深圳国际复材展上,展示了中复神鹰、中材科技(苏州)在低空经济方面的科技创新性发展,并对国产碳纤维等国产复材在低空经济核心零部件“用啥造”的问题上呈现出了K8凯发国际的答案。 跟着小料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环球网报道摘要

    以栋梁之材,助中华腾飞

    ——国产复合材料,正为低空经济“蓄力筑基”

    3月31日至4月2日,由中建材北京中实联展承办的第三届深圳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集中展示了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覆盖了复合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多项产品。

    作为华南经济的引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枢纽,深圳以“无人机之城”为起点,正孕育着低空经济发展的崭新机遇。作为高端制造的代表,碳纤维、玻纤等国产复合材料正为eVTOL等拳头产品提供原料,丰满中低空经济羽翼,蓄力未来的腾飞。

    展会现场,最先吸引观众目光的,是国产碳纤维制成的无人机桨叶。尽管它与传统桨叶相比区别不大。但参观者亲自上手后就会发现,它的轻盈超过想像——只需要伸出食指,这片桨叶就可以轻松保持平衡,并且毫无坠手感。它旁边的大型无人机壳体,单手用力就能拿起。

    极致的减重,就是极致的高效,以国产大型无人机“白鲸航线”W5000为例,使用国产碳纤维后,它的机体重量降低了40%。在5吨的最大商载能力下,也能飞行超过800公里。让运费达到2.7元/吨公里,天上的“白鲸”,摆脱了成本高昂的帽子,与地上的卡车打成平手。

    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刘高君介绍,“未来10年到20年,低空经济有望迎来2万亿美元的市场。而我们的碳纤维,将是这个行业核心部件的原料。其中无人机的支撑结构和无人机桨叶都可以由碳纤维制作,减重之后可以有效提升无人机使用的性价比。”

    公开资料显示,中复神鹰已建成国内首个超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产能规模进入全球前三。该公司生产的T700级及以上等级碳纤维产品,让国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机身成本,甚至比铝合金还要低。刘高君表示,“在经过两到三年的民航认证后,低空经济或将迎来大爆发,将是上游碳纤维企业的新机遇。”

    想让低空经济飞得更远,光是轻还不够,还需要有足够的能量。长久以来,限制大型无人机和eVTOL应用的是续航,针对这一问题,行业目前看好的发展方向分别为固态电池和氢燃料,通过提高能量密度来腾出更多负重留给载客和载人。这一领域的破局,依旧离不开国产复合材料。

    以无人机专用储氢气瓶为例。国产氢动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DJ2就采用了配套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定向研发的12L轻质铝合金内胆碳纤维缠绕储氢气瓶。结合氢燃料电池,它的飞行时间超5.5小时,飞行距离超500公里,相对传统无人机使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这类无人机专用高压储氢铝内胆全缠绕气瓶,也恰恰是氢燃料电池无人机供氢系统的关键储能装置。中材科技(苏州)目前拥有1.5L-20L无人机专用气瓶产品,并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与韩国斗山、浙江氢航等国内外知名无人机厂商合作,其中超轻系列气瓶重量能达到常规系列的50%。有效解决了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续航焦虑”。

    设计大赛+战略合作+越南建仓:中复神鹰蓄力发展新势能

    中复神鹰跳出同质化竞争泥潭,早已潜入技术深水区。在深圳国际复材展上亮出SYT55T-16K、SYT45M-48K、SYM50X-12K、SYM55X-12K四大革命性碳纤维产品,彰显中国碳纤维技术实力,引领全球产业新潮流。会上重磅发布通用型工业级T800级产品SYT55T,集高强度、轻量化、高性价比于一身,凭借优异的工艺适配特性,在多元制备工艺中尽显优势,拓宽产业应用版图。中复神鹰以碳纤维为纽带,连接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从空中出行到陆地交通,从竞技赛场到日常运动,深耕低空经济、汽车轻量化、高端体育领域,加速实现从“材料供应商”到“产业赋能者”的角色转变,为复合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扩大尖端材料的应用突破,中复神鹰联合中国化学纤维协会、东华大学等权威机构,于展会现场举行“中复神鹰·中国高性能纤维制品设计大赛”的发布仪式,面向全球征集创新设计,期待全球材料英才用智慧助力中国高性能纤维翱翔寰宇。

    碳纤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上下游生态的协同共建。中复神鹰加速国产高性能纤维在国内外市场的应用渗透,在深圳展会现场进行国内、国外营销网络布局签约,让优质碳纤维产品更快进入下游应用市场。国内市场与河间市瑞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将高性能碳纤维深度融入高端渔具、汽车轻量化、无人机支架等场景,实现材料技术与市场渠道的协同突破。国外市场举行越南仓储中心签约仪式,通过本地化仓储与技术支持缩短碳纤维材料交付周期,为新能源汽车、风电叶片等产业客户提供“就地响应、就近供应”的高效服务。

    作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企业,中复神鹰在深圳展会以四大年度新品彰显技术实力,通过设计大赛激活创新基因,借助战略签约打通市场脉络,推动中国高性能纤维从实验室走向全球产业链,以“中国材料”赋能世界工业变革,开启产业生态的裂变新时代。

    中材科技携多款主产品及新产品亮相

    中材科技携风电叶片、玻璃纤维、锂电池隔膜  、储氢气瓶、高性能玻纤及立体织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主产品及新品亮相第三届深圳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 。

    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推出的70MPa-210L Ⅳ型车载储氢气瓶,实现了三项核心技术突破,直击氢能重卡市场的痛点。目前公司已实现气瓶全场景、全压力、全规格、全尺寸、谱系化、系列化。在商用车、乘用车、船舶等领域,在空间有限、重量敏感、需要长续航等综合要求下,将加深Ⅳ型储氢瓶压力与应用的“捆绑”。相较35MPa-Ⅳ型氢气瓶而言,70MPa-Ⅳ型储氢瓶储氢密度更大,储氢效率更高。10只210L 70MPa-Ⅳ型储氢气瓶装配到氢能重卡上,其总储氢量可达84公斤,续航里程突破800公里。 

    另外,公司70MPa级产品序列已实现国产化碳纤维应用,打通了高压气瓶走向市场的“成本关”。据悉,该产品已于去年在国内某新款氢能重卡上成功完成试跑,下一步将继续拓展更为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助力交通领域脱碳。 

    除氢能技术外,中材科技旗下中复连众公司发布的复合材料翼形风帆同样引发关注。据介绍,该产品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依据风速、风向自动调节角度,将风能转化为船舶助推力,平均节能5%至15%,最高减排30%。单艘装配该风帆的远洋轮船,年碳排放量可减少超1200吨,相当于57亩森林的年吸收量。 

    中材科技的创新在技术单点突破的同时,还致力于全产业链的生态构建。针对Ⅳ型瓶核心材料国产化,公司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机构,承担工业和信息化部“70MPa-Ⅳ型储氢瓶一条龙应用示范项目”,并与仙湖实验室合作成立“氢储运装备联合研发中心”,加速技术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