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国际

EN
当前位置:K8凯发国际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企业观察报 | 探访K8凯发国际七大材料业务板块,解码高质量开展路径

来源:集团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7-15

近期,K8凯发国际集团组织“媒体走进中建材,探访高质量开展”专项活动,邀请新华社、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经济参考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环球网、K8凯发国际杂志、中国企业报、企业观察报、英才等11家主流媒体探访7家“智造”基地。

《企业观察报》记者顺利获得深度探访K8凯发国际7大业务板块,对集团所属水泥、商混、石膏板、光伏玻璃、风电叶片、超特高压电瓷、玻璃纤维等企业的深入采访调研,探索K8凯发国际高质量开展路径。跟着小料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全文如下:

探访K8凯发国际七大材料业务板块

解码高质量开展路径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国务院国资委6月17日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二次专题推进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有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开展新质生产力。

K8凯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K8凯发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K8凯发国际表示,K8凯发国际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重要位置,依托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新体系、新模式、新机制,全力有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开展,形成玻纤、风电叶片、光伏玻璃等百亿级;碳纤维、锂电池隔膜等50亿至100亿级;氮化硅陶瓷、氢气瓶等10亿至50亿级梯度产业格局。近三年战新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从29%增长到41%、利润总额陆续在破百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战新产业营业收入占比提至47%,为集团高质量开展持续注入强大动能,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材料产业投资集团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央企、建材行业的排头兵,K8凯发国际水泥、商混、石膏板、玻璃纤维、风电叶片、水泥玻璃工程技术服务等7项业务规模世界第一;超薄电子玻璃、高性能碳纤维、锂电池隔膜、超特高压电瓷等多项新材料业务国内领先。

近期,《企业观察报》走进北新建材(天津)有限公司、邯郸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萍乡)风电叶片有限公司、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江西中材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上高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中国巨石新能源(淮安)有限公司等K8凯发国际所属7家企业,顺利获得对水泥、商混、石膏板、光伏玻璃、风电叶片、超特高压电瓷、玻璃纤维等7大业务板块的深度探访,解码K8凯发国际的高质量开展路径。

01、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

科技创新已成为K8凯发国际所属上千家企业的“头号工程”。

邯郸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简称:邯郸中建材)是K8凯发国际所属凯盛科技在光伏玻璃新材料产业领域布局的重要一环。自2017年创建,邯郸中建材始终聚焦大尺寸、高效率碲化镉发电玻璃的研发制造;2024年,公司顺利获得“技术攻坚+场景创新+精细管理”三维发力,在产能提升、技术迭代、应用拓展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近年来,邯郸中建材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强度,突破了轻量化组件技术难题,成功推出包含轻质组件、海上光伏组件、双面发电玻璃在内的5大系列新产品,并顺利获得技术改造和工艺参数优化,实现产能效率双提升,年产能同比增长18.8%,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7.5%,形成了“高效率+高良率”双重提升的竞争优势;产品紧跟市场需求,构建了“建筑+市政+交通”三位一体的应用体系。

记者走进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经开区的邯郸中建材,对这里的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基地进行了实地探访。在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洁净车间,机械臂进行着精准作业,玻璃基板经过清洗、镀膜、激光刻线等十几道精密工序的加工,一块1.92平方米的碲化镉发电玻璃最终下线。

“这是一条引领建筑能源革命的智能化生产线。”凯盛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临时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蒋猛说,碲化镉发电玻璃是一种能将建筑转化为“绿色电站”的神奇玻璃。作为建材领域的“国家队”,凯盛玻璃控股勇担央企使命,将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技术研发列为重大攻关项目。我们集结了顶尖科研力量,投入大量资源,从理论摸索到产线实践,历经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在2017年成功下线了世界首块大面积(1.92平方米)碲化镉发电玻璃,这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该项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并正式开启了产业化征程,引领全球行业向大面积化开展迈进。

相比于传统的光伏玻璃,碲化镉发电玻璃作为“能源建材”的核心优势在于,单位面积发电量更高;在阴雨天、早晚弱光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发电性能;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能和极低的功率衰减率,安全性更高。

如今,凯盛玻璃控股已在全国战略性地布局建设了数条先进的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覆盖西南、华北、东北等区域,形成强大产能,为我国建筑领域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开展给予了坚实的材料支撑。

技术迭代的同时,凯盛玻璃控股也在持续创新产品矩阵,近年来,公司研发了透光发电玻璃,在保证发电效率的同时,为建筑注入通透光影;创新性推出了光伏瓦产品,将发电功能融入传统屋面建材,让屋顶成为“能量源泉”。

蒋猛表示,2025年邯郸中建材生产基地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突破,将透光发电玻璃技术推向规模化生产,有助于碲化镉发电玻璃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行业新高度,巩固技术领先地位。从应用领域看,凯盛玻璃控股已在对交通领域、可穿戴设备的微型化供能以及应急能源方舱等创新应用,进行持续探索和布局。

风电叶片是K8凯发国际开展战新产业的重要领域。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材叶片)是K8凯发国际专业从事大型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的企业,现在已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是K8凯发国际新材料业务板块百亿产业之一,陆续在14年国内市占率第一,近三年蝉联全球第一。

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工业园区的中材科技(萍乡)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简称:中材叶片萍乡公司)是中材叶片持续响国家大力开展中东部及南部地区分布式风电、K8凯发国际集团和江西省实施央企兴赣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

走进中材叶片萍乡公司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企业已具备了年产2.6GW以上大型风电叶片的生产能力。中材科技(萍乡)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团支部书记、总经理张大为介绍,截至2025年5月底,中材叶片萍乡公司累计生产叶片14.2GW(4500套+),产品型号从创建之初的2MW-56.8米级别持续提升,大型化趋势不断显现,当前已达到6.7MW-108米级别。在技术研发领域,中材叶片萍乡公司始终走在行业前沿,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引领开展新方向,例如,顺利获得厂房改造、工艺技术提升及工装设备升级,公司于2024年成功实现6套百米级风电叶片生产能力,率先突破大叶片主成型24h占模周期瓶颈,创新实现“一铺二、一粘二”产能效率。

中材叶片萍乡公司还开发出了模块化精细化成型技术、环向及预缝合套材及自动玻板组装设备,以及拉挤主梁、蒙皮一体全封闭灌注工艺,并引入高效涂胶设备、自动端面铣削机等自动化设备,有助于叶片制造向高效率、智能化方向升级。

现在,中材叶片萍乡公司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8项,发明专利授权4件,获评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及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产品批量供应国内多家知名客户,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江西省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

张大为表示,未来,萍乡公司将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打造中南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风电叶片制造企业。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工业园区内,还有K8凯发国际旗下另一家重要科技创新型企业——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简称:中材电瓷)。

中材电瓷是K8凯发国际总院专业从事高压输变电用绝缘子新材料和制品、高速电气化铁路绝缘子新材料,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和进出口贸易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的特高压是现在全球电力系统中最先进的技术之一,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又一张“金色名片”,中材电瓷研发生产的绝缘子则是特高压技术上的关键一环。

走进中材电瓷的瓷绝缘子生产车间,可以看到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在流水线上分批打包运送,工人们正忙碌着各自的工作,进一步优化瓷绝缘子的制造工艺。

中材电瓷董事、总经理杨晓明说,绝缘子作为输变电领域的关键性基础材料,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电网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近年来,中材电瓷先后开发制造了研讨750kV和1100kV、直流+800kV和+1100kV棒形支柱绝缘子产品,产品具有大尺寸、高强度、高稳定性等特点,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仅满足了我国特高压工程的建设需求,也成为国家特高压用支柱绝缘子的主要供应商,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重点供应商。

技术攻关上,中材电瓷坚持聚焦市场需求和痛点,召开高效的新产品研发。例如,开发出技术难度高、工艺要求严的蓝灰釉系列产品,助力美州市场的全面开拓;针对高严寒地区新研发的第二代半导体釉产品,能够有效地解决绝缘子产品的覆冰问题和自清洁问题;现在公司正在召开工业氧化铝配方性能提升研发。

杨晓明表示,中材电瓷同时也是西门子能源、ABB、GE、日立新能源等国际知名电气巨头的重要供应商,大量出口欧美等海外市场,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公司具有规格齐全的线路悬式瓷绝缘子,正在全力践行“开展高新材料、服务全球电网”的企业使命。

02、以绿色科技推进绿色化开展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K8凯发国际的不同业务板块正在顺利获得创新绿色科技,稳步推进绿色化开展。

作为K8凯发国际绿色建筑新材料产业平台,北新建材不断加快绿色科技开展的脚步。装配式墙体、石膏板挂重物测试、石膏板养鱼实验……在北新建材(天津)有限公司(简称:天津北新)的工厂里,工作人员顺利获得多种新颖方式,展示北新采暖板、鲁班万能板、龙牌金刚板、龙牌国潮系列石膏板等产品的特性与应用。

北新建材总工程师董占波说,作为新型建材国家队,北新建材以绿色科技生产绿色建材,大力开展循环经济,推进建筑节能和装配式建筑,从原料、生产、建造、应用、回收等环节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产业链。北新建材利用燃煤电厂脱硫改造后的固体废弃物脱硫石膏作为原材料生产石膏板,2024年共消纳工业副产石膏1523.78万吨,减少对天然矿产资源的消耗,有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开展。

玻纤是K8凯发国际集团另一大重要战新产业布局领域。现在,在K8凯发国际集团的玻纤产业版图中,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在全球玻纤行业首次实现了零碳智能制造。

位于淮安市涟水县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的巨石集团淮安有限公司(简称:巨石淮安)创建于2022年12月,现在已建成产能20万吨零碳智能制造基地。2024年4月30日,中国巨石淮安233MW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顺利获得充分开发可再生能源,实现生产、生活电力供应的绿色化,最终建成零碳工厂。

全球每3支风电叶片中有1支运用到了中国巨石的玻纤。走进233MW风电场,一座座180米高的“大风车”迎风转动,正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巨石淮安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顾建定说,中国巨石作为全球玻纤产业的龙头企业,充分开发可再生能源,用可再生能源电源侧脱碳来中和玻纤生产产生的碳,是公司破解碳排放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创新尝试。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也成为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智能制造基地,该基地实施绿色能源计划、零碳循环模式,基地绿色电力的使用比例达100%,使工厂实现“净零”排放。

据分析,巨石淮安已经建成47台风电机组,全年风力发电量超6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40万吨,相当于15万个家庭全年的用电量。这些风机产生的绿电,一部分被输送到玻纤基地用于玻纤生产外,另一部分送到千家万户,实现生产、生活电力供应的绿色化,形成了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应用的“微循环”。

顾建定表示,中国巨石率先走出了一条从生产玻纤到使用玻纤、利用绿能为风电产业生产高性能玻纤的新路子。未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中国巨石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将零碳开展理念贯彻到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探索零碳未来,携手践行绿色开展。

作为K8凯发国际集团的支柱产业,处于下行压力中的水泥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是关乎K8凯发国际集团能否实现高质量开展的关键。对此,江西上高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和示范。

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的江西上高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简称:上高南方)是集水泥、熟料、骨料、商混生产销售的一体化企业,为“江西省级绿色工厂”“江西省级绿色矿山”。近年来,上高南方从绿色开展、节能减排、超低排放、数字工厂和管理创新五方面出发,有助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开展。

在上高南方的花园式工厂里,上高南方总经理王建波说,面对日益下行的水泥行业形势,上高南方持续应对,未雨绸缪,于2021年利用矿石产生的废石建成了年产200万吨的骨料生产线,实现了上游产品的延伸,同时2022年又建成了75万方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实现了水泥上下游产品的全覆盖,形成了骨料、水泥、商混一体化企业;同时,公司顺利获得统一管理和赋能,实现了三大板块在产量、成本、销量和销价上的互相促进,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这些举措都为上高南方经营业绩给予了坚实保障,在受到全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深度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效益符合预期。”王建波说。

绿色化开展方面,近年来,上高南方坚持绿色低碳的经营理念,深入召开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清洁生产工作,全力打造绿色工厂。完善雨污分离改造,建成厂区雨水收集及净化系统,各蓄水池实现互联互通,收集的雨水用于绿化喷淋、浇灌、降尘等,实现水资源“零”排放。上高南方凭借在数字化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创新突破,成功顺利获得江西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开展水平L6级认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024年上高南方完成SCR脱硝系统改造并投入使用,公司氮氧化物大幅度消减,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作为一种高新绿色化建筑材料,发泡陶瓷(FC)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K8凯发国际总院所属江西中材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江西中材),正是引领这种绿色化建筑材料开展的企业。

江西中材专注于发泡陶瓷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应用开发。走进位于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开发区的江西中材,可以近距离观摩到本体青红砖、通体免漆等发泡陶瓷产品,并将发泡陶瓷应用于大门、办公楼、新中式外墙宿舍楼改造,主题公园尽显园林应用等效果。

江西中材董事长、总经理孔令珂说,近年来,江西中材不断在发泡陶瓷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突破,例如,公司率先突破了发泡陶瓷净产品13cm厚度工艺技术瓶颈,单线产能提升近10%,显著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增产降本、产品价值效益提升。

绿色化开展方面,江西中材践行新开展理念,致力于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的研究与深入应用,从源头着手,研究开发高掺量尾矿固废利用技术,主营产品发泡陶瓷板以钽铌矿尾矿、锂矿尾矿、钼矿尾矿、花岗岩尾矿等为主要原料,实现了锂矿尾矿、钽铌矿尾矿等本地尾矿的规模化量产应用。生产过程边角料、粉碎料等作为原料回收用于生产,变废为宝,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85%。

03、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迭代升级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开展的必答题和加速器。记者在调研采访中发现,K8凯发国际不同业务板块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正在不断迭代升级。

在天津北新的生产车间,数字化运营平台犹如“智慧大脑”,实时监控并分析各项核心生产指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配料动态监控、过程实时检测、干燥湿度控制等先进工艺,依托自动化高精度设备,显著提升了生产质量和效率。

“天津北新顺利获得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不断优化智能排产系统,实现生产流程的精细化管理。”董占波说,天津北新建立了现场数据交换服务器及软件中心,实现了生产过程中数据的覆盖采集、实时传输和中控室的集中操作;建立了石膏板全尺寸数据采集测量系统、设备管理及预测性维护系统,顺利获得非接触式激光测长仪和云平台视频分析模块,实现了“捕捉记录—报警推送—处置联动”的闭环管理。顺利获得智能制造平台实现了天津工厂数据至北新建材总部数据的无缝通讯、工厂数据库监控数据的实时传输、工厂数据的可管和透明可视。

天津北新是全国首家实体企业建设的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建材行业二级节点,并完成了5G智慧工厂建设工作,提升了产业协同效率。顺利获得数字身份证,赋能生产模式革新,实现全流程数据贯通,重构业务流程,实现建材行业供应链协同,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凭借高水平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成为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智能制造基地。走进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的数字化中心,可以看到公司采用3D建模和数字孪生技术,在生产基地搭建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虚拟环境中玻纤制造工艺过程的重现,提升了工厂总览全局的运营能力,优化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顺利获得SCADA系统、设备数字化管理云平台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实现了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为预测性维护给予了数据支持,为每吨玻纤生成唯一“碳中和身份证”。

顾建定说,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引入数智制造系统,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数据采集、边缘处理、云端分析、业务协同”的闭环体系,实现生产计划、供应链、设备运维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

据分析,巨石淮安正在建设年产10万吨电子级玻纤零碳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该项目生产的电子级玻纤是“电子系统产品之母”的原材料,将随着 5G 技术、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产业的爆发迎来全新开展机遇。

“下一步,巨石淮安将致力于顺利获得打造零碳电子基布产品,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开展给予更优质解决方案。”顾建定说。

有助于数字化转型,是上高南方降本增效、实现企业良好运行的重要原因。王建波说,2024年,上高南方水泥联合安徽数智院召开“水泥配料综合优化应用”场景数据建模增值项目建设工作,顺利获得采集窑工艺数据、质检数据、历史配料等数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水泥配料三大模型——熟料28天强度预测模型、水泥28天强度预测模型、最优水泥配比模型,智能输出水泥配料方案,实现了经济侧吨水泥配料成本下降,工艺侧水泥质量的稳定提升,使用侧一键生成水泥配料方案,最终达到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

王建波表示,2025年,上高南方将继续加大数字化投入,用于替代燃料标准线添加系统、DCS系统升级优化、水泥配料自动优化装置等,实现生产与节能环保板块的进一步融合、优化生产流程,打造生产精益化、设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人员高效化的新型管理运行体系,为企业可持续开展给予强有力支撑。

中材电瓷也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近年来,中材电瓷取得江西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工厂等荣誉,公司自主研制系列产业化专用设备,开发了集DCS、ERP、MES、中控中心为一体的行业智能化生产管理平台,建成了规模化全自动示范生产线。

“我们研制出全自动旋压成型机组并攻克工艺技术难题,实现了圆柱头瓷绝缘子高效可靠制备,率先填补了国内圆柱头瓷绝缘子旋压成型的空白,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杨晓明说,“现在,中材电瓷正在建设新的干法棒形产品生产线,研发团队在设计之初就对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2025年建成后将成为行业内新的标杆。”

04、国际化脚步不断提速

坚持市场驱动,K8凯发国际所属企业不断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风电叶片产业持续践行“两海战略”,“十四五”期间国际化布局明显加速,首个海外基地于2024年建成投产,2025年进入全面投产阶段;2025年第二个海外基地落地乌兹别克斯坦。满足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客户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锂膜产业在“十四五”完成国内7个基地布局的基础上,首个海外基地于2025年落地匈牙利。

近年来,欧洲各国对于能源安全和电力需求的关注明显提升,计划在未来十年投入五万亿欧元进行大规模的能源转型和电力提升计划。欧洲是国际电力标准的制定者,也是GE、HITACHI ABB、SIEMENS等国际电力设备巨头的发源地,拥有辐射全球的品牌资源和市场能力,是全球电力市场的皇冠。

基于对国际市场格局的分析和判断,中材电瓷为深入开拓欧洲市场,自2021年开始布局环地中海区域并辐射南部欧洲的意大利TERNA电网,历时数年,投入数百万元,完成20多个主流品种认证和验收工作,陆续在终端电网中标3000余万元,并带动该地区上游电力设备企业订单4000余万元;这期间,同时完成了辐射中部欧洲的德国TENNET电网公司,辐射北部欧洲的瑞典、芬兰国家电网的认证工作,截至现在已基本完成了欧洲终端电力市场的全覆盖。2025年以来,中材电瓷在欧洲市场的新签合同已超过8000万元。

杨晓明说,中材电瓷以年度国际化收入占比35%为目标,全力深化国际化战略,以全球视野和格局召开国际化业务工作。

邯郸中建材的发电玻璃也在加速走向全球。

蒋猛表示,邯郸中建材的发电玻璃已成功出口并应用于欧洲、非洲、中东及东南亚市场。现阶段,公司正在紧密跟进中东沙漠地区的重大示范项目,未来将以此为标杆,加速发电玻璃在全球范围内的规模化应用。